不同海拔高度 ( m) 的留点温度 不同海拔高度 ( m) 的生物监测
1 300 2 300 3 200 4 300 5 380 1 300 2 300 3 200 4 300 5 380
1 2 1 2 1 2 1 2 1 2 1 2 1 2 1 2 1 2 1 2
126 20 124 123 121 121 122 120 119 117 119 118 + + + + + + + + + +
25 125 124 121 121 22 121 120 118 120 119 + + + + - + + + + +
30 125 124 121 121 122 121 120 118 120 119 - - - - - + + + + +
132 20 131 130 130 128 30 128 125 123 127 129 - + + + + + + + + +
25 132 130 129 129 130 128 125 123 127 129 - + + + - + + + + +
30 132 131 132 130 129 127 130 127 129 127 - - - - - - - + - +
136 12 132 132 132 131 134 132 129 129 132 130 - - - + - - + + - -
16 134 131 132 131 135 132 131 130 132 130 - - - - - - - - - -
20 134 132 134 132 134 132 133 130 132 131 - - - - - - - - - -
2.2 物理监测 本实验肉眼直观双台灭菌器仪表温度示值参数,保持灭菌温度均在设定的温度值±1℃范围内,稳定灭菌压力对应温度示值分别为121 ℃/ 0.11MPa 、126℃/0.14MPa 、132℃/0.21MPa、136 ℃/ 0.240MPa,仪表显示结果符合灭菌条件需求。但是观察双灭菌器的留点温度情况为当海拔高5 380m时,灭菌温度121 ℃时锅内留点实际温度为112~114℃、126℃时留点温度为117~120℃、132 ℃时留点温度为 127~131℃、136 ℃时灭菌器的实有温度为 130~132 ℃。见表 1 。
2.3 生物监测 生物监测 121 ℃ 时灭菌,呈阳性结果;灭菌温度126℃时间30min,海拔高度 < 3 200m有阳性报告,> 4 300m时全部阳性结果;灭菌 132 ℃时间 20min 结果基本阳性,灭菌时间 25min 有阳性结果报告;灭菌时间 30min ,海拔高度 > 4 300m有阳性结果;136 ℃灭菌时间 > 16 min 监测结果全部阴性(表 1)。
3 讨 论
3.1 提高温度示值改变高原灭菌效果 灭菌是杀灭所有形式微生物的过程。对灭菌物品执行生物监测法是因为生物指示剂不但能保证灭菌过程达到无菌水平,而且还能反映导致灭菌失败的各种因素[ 2,3,5 ]。
本实验通过两台相同型号灭菌器的对比试验,采用观察留点温度计方式监测物理灭菌过程,并对结果进行生物 、化学监测,再次表明高海拔地区影响灭菌质量的主要因素是灭菌温度。实验的温度示值平原地区 121 ℃灭菌 30min 时间即能达到灭菌,而高原地区常规使用的灭菌温度126 ℃和设计使用的132 ℃灭菌时间 30min,在海拔升高的条件下仍不能达到生物监测全部阴性结果。采用灭菌温度示值136 ℃时间 16min 的生物指示剂监测,经过 48h 培养并与阴性对照标本进行对照,生物指示剂均呈紫色阴性结果 。反应 136 ℃ 的仪表温度示值才能满足高原地区的灭菌条件和需要。也说明了实际的留点灭菌温度 ≥130 ℃**关重要 。
分析原因,认为由于高原地域特点所影响,在不排除供电稳压的条件下,灭菌器仪表显示温度示值与锅内实有灭菌温度差异较大,灭菌所需的实际温度达不到灭菌要求,以 126 ℃为例,实际留点温度与仪表温度示值相差 6~9 ℃,也就是说常用的手提式灭菌器内的实际灭菌温度无法达到灭菌要求条件。同理推断 132 ℃灭菌时,虽然留点温度达到了127~130 ℃的温度条件,但是随着海拔的升高,灭菌器内的温度持续升高,需要通过时间的延长来完成,在不排除供电稳压变化的条件下,如果灭菌时间不能保证灭菌条件需要时,监测的结果也不能达到灭菌要求。实验结果表示海拔高度 > 4 300m,灭菌留点温度达到 130 ℃,时间 > 16min 就有能力提高高原地区的灭菌质量。因本对比试验采用标准试验包,实验结果较模拟临床更为科学求实,为此我们得出,仪表温度示值 136 ℃留点温度 ≥130 ℃是高原灭菌**佳技术参数,而且同等条件下缩短灭菌所需时间 。
3.2 实施灭菌效果监测提高高原灭菌质量
我们提出灭菌质量监测是高原灭菌效果的需要 。随着G家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的颁布,消毒灭菌质量管理已成为医院感染控制管理工作的重要措施和内容[ 6-8 ]。但是作为卫生基层单位,消毒设备简陋、技术管理不规范、消毒灭菌质量还存在着较大的医源性感染的隐患。严重影响着卫生工作质量优势的发挥,突发事件不可预测且随意性大,对卫勤保障要求高、任务重、时限性强,以人为本,挽救生命是卫勤保障的主题[9]。加之高原地区气候条件恶劣,氧气供给不足,治疗较平地困难。交通不便、路途遥远、转诊后送等待救援都需要时间 。本实验着力解决的灭菌质量问题,就是要为患者争取**大限度的黄金时间段,使灭菌质量成为救治的坚实保障基础,因此,提高高原部队灭菌质量并实行监测的问题,值得我们重视和思考 。
本实验的物理监测,包括灭菌温度 、时间 、柜内压力等是否符合高原地区灭菌工作标准,通过仪表测定有关参数是否达到灭菌的要求?;Ъ嗖舛悦鹁髂谖露忍跫浠舾?,可快捷的监测灭菌温度所需是否达到条件以协助判断效果。监测时化学指示卡放在包内消毒,化学指示胶带贴在试验包的外面。待灭菌程序完成后与化学指示剂上的标准色区进行对比,达到标准黑色视为灭菌合格。反之出现黄、浅不均匀变色或者灰黑、褐黑色则为灭菌不合格,此法在部队监测效果同样可靠。生物监测利用对热耐受力较强的嗜热脂肪杆菌芽胞,制成的自含式生物指示剂监测灭菌后的无菌保证水平,方法是将生物指示剂按规范操作灭菌后,置于特制的 56 ℃小培养锅中挤碎安瓿进行培养,24~48h 内可观察结果。如果生物指示剂由紫色变为黄色表示阳性结果,灭菌不合格,保持紫色不变表示灭菌合格为阴性结果。以上监测的操作方便 、简单易行,有利于部队开展灭菌效果监测的实施。
本调查在模拟临床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影响灭菌效果的相关因素及主要问题 [ 4 ] ,也明确了选择适合于高原地域特点的灭菌技术参数,将灭菌技术操作程序化,灭菌管理工作规范化,对灭菌效果实行监测管理,是提高高原部队灭菌质量的重要保障;有利于提升部队卫勤保障能力,也有利于高原地区消毒灭菌工作与平原一样同步发展 。
(本调查受到各级组织和边防部队指战员的鼎力帮助,特此致谢?。?/div>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G卫生部. 消毒技术规范[ S] . 北京:中华人民共和G卫生部,2002. 11.
[2] 钟秀玲. 医院供应室的管理与技术[ M ] . 北京:中G协和医科 大学出版社,2002. 4.
[3] 初玉云,刘爱明,张岫英,等. 细菌内毒素的热压稳定性研究 [J ] .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 ,12 (11) :8192821.
[4] 刘玉锦,刘进,周书敏,等. 不同包装的医用物品高压蒸汽灭菌后有效期的研究 [ J ] .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4 , 14(10):1138.
[5] **芳军,吴涛,杨双莲. 凡士林纱布条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监测 [J ] .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 ,12 (3) :2142215.
[6] 李军,薛青,李微. 包头市 10 年消毒质量监测[J ] .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 ,12 (6):4432444.
[7] 孙晓芬,薛群力,陈川. 医院化学消毒剂使用中的问题及对策[J ] .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2 ,12 (11):8312832.
[8] 尹湘毅 ,胡安建 , 杨艳 ,等. 消毒灭菌物品连续 6 年监测分析[J ] .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2 ,12 (6) :4452446.
[9] 李培进. 美军对伊战争伤亡情况及医疗救护保障措施 [J ] . 人民军医 ,2004 ,47 (9) :5492550.
[ 10 ] **素珍. 不同海拔高度对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的影响[J ] . 中华
医院感染学杂志 , 2004 ,14 (5) :5472548.